校友会动态

校友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动态 > 校友活动 正文
让游学充满意义,并且传承——记《游学·1917》读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4-05-25] 作者:[] 来源:[ ] 访问:[]


2024年5月25日

5月25日,在长沙市图书馆,鲁迅文学奖得主、《游学·1917》作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纪红建老师与两位湖南第一师范校友:现任长沙市天心经开区工委文广园书记谢巍书记;雅礼中学高级教师、省教育督导与评价学会特聘专家张世程老师、阅读推广人曹永健以及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青年学生代表宋嘉瑞同学展开对谈,畅谈游学的意义和价值。校友会组织10余名校友代表及在校生代表参加读书分享会。

在这场分享会上,我们一同穿越回那段“恰同学少年”的历史,探讨游学在中国有怎样的历史?产生过怎样的意义?百年之前,青年毛泽东为什么游学?以及游学对于今日人们的意义和价值。


01

【作者分享】


纪红建老师的新作《游学·1917》还原了青年毛泽东1917年的游学经历。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萧子升行程千里、游学五县,在田间作坊开展调研,见世间万象民生百态,立下了“向大本大源处探讨”“改变中国和世界”的宏伟志向。这一趟行程,毛泽东与萧子升不带分文,深入湖南农村基层,用游学的方式,懂得了知民心、得人心之关键,开启了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传统。

从纪红建老师的讲话中,我们了解到《游学•1917》这本书,不仅仅是从文献方面记录了毛泽东1917年的求学之旅,更是纪老师曾考察毛泽东曾走过的每个地方后,并结合当地采访及亲身体验来完成的创作。

图片


02

一师游学传承


毛泽东学长的游学精神,一师人一直在传承。 在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游学已经是一师学子的一项传统。活动现场,两位湖南第一师范校友——长沙市天心经开区工委文广园党工委书记谢巍,雅礼中学高级教师、省教育督导与评价学会特聘专家张世程分享了各自的游学经历。

谢巍书记首先分享了他在一师求学时的一段游学经历——他与好友相约,但不幸好友家中突发变故,不能与他一起同行。在那个通讯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他们失去了联络。

谢巍书记只好只身前往游学之路,就在他候车时,透过车窗他看到了另一辆货车上熟悉的身影——是那个和他相约的同学。两人激情挥手相见,巧合见面让两人能够继续一同游学。接着谢巍书记谈起坐绿皮火车、走盘山路,在张家界如何翻过高山,如何渡过索溪河,历历往事如在目前。

谢巍书记还谈到,那一届去游学的同学并不少,有骑自行车去游历的,也有徒步漫游到城镇的。现如今,在榜样的影响下,游学精神在一直在传承,困难与磨难不会使我们一师学子停下脚步。


图片


张世程老师介绍自己是一位“一师毕业的普通教师”,他的求学与工作,基本上是沿着毛学长的脚步进行的,现已退休的他又是一个四处游学的背包客。

他从教41年,参与并组织了很多场游学。张老师特别介绍到,在一师毕业5年后的一个暑假,与他在一师同班的罗同学从韶山出发,来到张老师工作的东山学校。他们一行人开启了一场自行车寻访老同学的游学之旅——到一师,到湘阴,到汨罗,到岳阳……

虽然仅仅只有十天,但在这一路上,他们得到了身体和意志的锻炼,也一起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张世程老师看来,游学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旅游不同,真正沉入基层的游学旅行更磨砺人的身体和意志,也更加侧重对思维的启迪,“游学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在对生活的体验中,使人成长和提升,并且更新了人的精神世界。”

自此之后,他就变成一个喜欢到处走走的背包客,张老师一直在各种“游学”中学习,不断提升改变自己,从未停下对走过的路的思考。


图片



游学的意义


曹永健老师从阅读推广人的角度,谈到了阅读与行走的关系。“阅读是在纸上的行走,行走是在大地上的阅读。获取知识,应该是阅读和行走的结合。”我们不仅要读有趣之书,也要在游学的路上有自己的感想和收获,我们当代人的学习经历与成长离不开阅读和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游学二字不止是走马观花的游,更重要的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为目的的学。

宋嘉瑞同学向我们分享了他的游学实践:他的一场短暂的游学,让他从网上搬搬套套完成课题任务的大学生,转变成了一个去实地走走看看,去听当地的故事与真正感受的游历者。这让宋同学受到了巨大触动,也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认知与思考。


图片


学校组织游学的意义

张世程老师认为,游学应在“打卡”之外,精神和身体不能只让一个在路上,而是应该让灵魂跟上身体,我们不能让身体里面的那一颗心越走越空。所以学校组织的游学可以将时间适当放长,最关键的是,全身心投入的体验可以让游学真正充满意义。

谢巍书记表示,我们的求学一定要达到这四个目标:求知——印证我的已知,弥补我的未知,提升我的认知;求真——要看到真实的世界,要发现真实的自我,要发现真实的内心;求美——自然景观之美,生态无人之美,人类生活之美;求新——新的起点,新的灵感,新的创造。

图片



观众提问环节


谢巍书记向一位读者解释了天心区的网红景点应如何做到求知、求真、求美、求新这四个目标——应该去了解天心这座老城的文化,通过那些不断升级完善的新旅游设施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

纪红建老师向一位读者解答了游学这段经历对于毛泽东人生的影响与对其后中国革命历史的影响。

毛泽东虽然没有在游学之后立马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但是这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实地调查。在后面的革命路程中,毛泽东也是以这样一段经历为起点去不断探索。


图片


在分享会结束后,纪红建老师为读者们签名并亲切地合影留念。纪红建表示,在游学的实践中,毛泽东磨砺出了坚强的意志,培养出独立思考的品格,更立志为当时的中华民族探索未来前行的方向。

图片


在这一场关于游学的读书分享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游学精神在一直传承,游学精神已经成为一师精神的重要内容,一师人永远在路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审:杨淼曦   二审:廖跃华   三审:邓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