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要闻 正文
徐特立先生后人来校参观交流
发布时间:[2025-07-04] 作者:[] 来源:[ ] 访问:[]

6月26日上午,徐特立先生玄孙徐翰禹与北京育才助学公益基金会的聂岩、王晖等人专程访问我校城南书院校区,并参观了纪念馆。馆长杨丹热情接待了来宾,并就徐老与一师的深厚渊源、教育家精神以及如何传承“大先生育栋梁材”的时代使命,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片

王晖、杨丹、徐翰禹、聂岩(从左至右)

在徐特立先生题写的校风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横匾前合影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湖南长沙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1913年至1919年间,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担任教师,不仅教授教育学和各科教学法,还对毛泽东、蔡和森等学生的思想成长、革命理念和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为徐老60岁生日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信中以“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表达了对徐老的崇高敬意,并尊称他为“永远的先生”。


杨丹回顾了徐老在一师的教育生涯,指出其任教时期正值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杰出学子在此求学的关键阶段。他提倡“经世致用”,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深刻影响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代青年才俊,为一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大先生培育栋梁”的光辉典范。


杨丹表示,纪念馆近年来大力挖掘、研究和弘扬以徐老等为代表的“大先生”精神,系统整理了他们在一师的教育实践史料,并将“大先生”的育人佳话深度融入“大思政课”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们深刻领悟先辈报国为民的初心与使命担当,让“大先生”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得以赓续传承。


徐翰禹一行特别提到,参观过程中看到一师精心保存和展示徐老相关史料与文物,倍感亲切与欣慰。“高祖父注重实践、秉持教育救国的崇高理念,以及‘革命为先,工作至上,他人为重’的精神品格,必将通过纪念馆的生动讲述与精彩展陈,持续滋养着未来的国家栋梁!”徐翰禹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