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于秀红女士应邀到我校东方红校区,为润之英才班师生代表开展题为“职业成长与改变:从商业到公益的旅程”的创业就业指导讲座。讲座由副校长蒋蓉主持,现场座无虚席,师生反响热烈。
蒋蓉在开场致辞中回顾了学校与马云公益基金会的深厚合作渊源。她提到,自2017年双方签署“乡村师范生计划”合作协议以来,我校已有165名毕业生入选该计划,并承办多届“乡村教育人才计划”培训及终评工作。2022年,基金会更捐赠5000万元设立“湖南一师·马云教育基金”,持续支持师范教育改革与乡村教育发展。蒋蓉表示,此次讲座是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旨在为师生 搭建职业成长的桥梁。
于秀红结合自身职业经历,分享了从商业领域转向公益事业的历程与感悟。她强调,职业规划需与时代需求共振,尤其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青年学子应“以终身学习应对变革,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她以马云公益基金会的教育项目为例,指出公益不仅是情怀,更需专业化运作与创新思维。基金会通过乡村教育计划,截止2024年底,累计资助1001位乡村教师,120位乡村校长和800位投身乡村教育的优秀师范生,提升23县63所乡村寄宿制学校,直接影响乡村学生逾120万人。面对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冲击,于秀红勉励师生“拥抱技术而不失教育初心”。她建议师范生夯实学科基础,同时提升数字化素养,将AI工具转化为教学创新的助力。此外,她特别提到湖南一师在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中的成效,引用马云先生此前的评价:“第一师范是乡村教师的最大生源地”,湖南一师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期待未来通过教育基金支持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教育的同时,探索新时代教师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顺应时代需要的卓越师范生。讲座尾声,于秀红以“扎根与突破”寄语学子:“教育是改变社会的钥匙,而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将成为这把钥匙的铸造之力。”现场师生表示深受启发,未来将更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将个人成长融入教育强国事业。
此次讲座不仅强化了湖南一师与马云公益基金会的合作纽带,也为师范生的职业规划注入了新视角与新动力,彰显了公益力量与教育使命的深度融合。


(一审:杨淼曦 二审:廖跃华 三审:邓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