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校友会“再同学·更风华”第九期读书会在城南校区举行。本次活动聚焦钱钟书先生的经典之作《围城》,近十位校友共同走进这部充满智慧与幽默的小说世界,探讨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主讲人271班校友彭望湘以《围城》的语言艺术为切入点展开分享。她首先指出,钱钟书先生的语言幽默非常独特,是一种机智灵动的学者型幽默,常常让人会心一笑。这种幽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那些精妙绝伦的比喻上。
彭望湘重点分享了钱钟书运用比喻的几种精妙方式:
首先,钱先生特别擅长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比如,他用“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来形容方鸿渐的睡意,非常生动;把讲课时的窘迫感描绘成“白漫漫一片水迎向开足马达的汽车”。这些比喻让无形的感受有了形状和触感。其次,他常用反差强烈的比喻达到讽刺效果。彭望湘举例说,像把鲍小姐称作“局部的真理”,巧妙地将“熟食铺子”的肉色与“赤裸裸的真理”概念相连,形成荒诞感;将文凭比作“亚当夏娃的遮羞叶”,则辛辣地讽刺了旧式教育的虚伪。还有描写老汽车“标劲像大官僚,别扭像小女郎”,更是将抗战时期的现实窘境化作生动的幽默。再者,钱先生能用白描般的比喻为平凡事物赋予诗意。比如他写“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长期伏在水里”,令人忍俊不禁。”
互动环节中,一位校友分享了一段90年代的校园回忆——女生们常常把自己的饭菜票偷偷分给吃不饱的男生——这与《围城》中方鸿渐饥饿的细节(“身子像没放文件的公事皮包”)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这些记忆碎片,如同书中的妙喻,让文学与生活跨越时空对话,成为读书会最珍贵的收获之一:读书让大家想起了旧时光,分享又让我们发现彼此的经历很相似。

活动尾声,彭望湘引用《围城》经典名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作结。这场读书会让我们从语言中,既看到了生活的荒诞,也感受到了文字的长久趣味。
(一审:朱轶 二审:廖跃华 三审:邓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