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位于被称为“中国盲肠”的鄂、渝、黔、湘四省交界处,山高水险,交通阻塞,土地瘠薄,资源匮乏。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一直被经济贫困、文化落后两座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然而,始于二十世纪初并迅速席卷全中国的革新启蒙大潮,对那条封闭湘西大地的边墙(亦称“南长城”)也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冲击,现代文明的曙光,开始在莽莽苗岭的高山深涧闪现。回溯吉首政治逐渐昌明、经济不断发展和文化长足进步的光辉历程,我们发现:如同接力赛一般,一批批来自湖南第一师范的毕业生们,运用在毛泽东母校所养成的人格操守与知识能力,在推动吉首前进的伟大事业中,他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或疾呼奔走,轰轰烈烈;或执着一生,大声无言,无愧为勇敢的播火者和辛勤的垦荒者。
在吉首奋斗拼搏的一师毕业生中,一九四九年前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基本上都不忘母校,能或明或暗地传播“妙高峰精神”,其最突出代表是黄穆如先生。
1949年11月5日,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乾州古城,在欢迎人民解放军入城部队的行列中,一位身着长衫的中年人格外激动,带领身后的学生,不停地高呼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他就是为促进乾城和平解放作出重大贡献的黄穆如先生,当时任教于省立十三中。
黄穆如,又名黄增荣,土家族,1891年出生在乾城所里的一个中医世家。1918年6月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第一部第十班,有幸与第八班的毛泽东同部同级同届同学。青年毛泽东“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壮志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英气给了黄穆如以巨大的影响。毕业回乡后,他秉承“立书但求切实用,教育总要合潮流”的宗旨,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数十年不辍,他制定“穷奋斗”校训,公开向学生宣讲毛泽东“刻苦学,勤为径”和“学问,学问,又学又问”的学习精神与学习方法,时常以“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鼓励学生,督促他们发愤读书,学以致用,成才为民。他主张废除体罚,推行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要不论贫富,不分民族,倾心施教,一视同仁。在反动政府极力实行愚民政策和白色恐怖的黑暗年代,黄穆如的这些见解和做法,表现出了卓越的远见和极大的勇气。一九四九年后,黄穆如先后当选为吉首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委员会副州长,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一九四九年后至“文革”爆发前后,大批专业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纷纷来到吉首,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建设,第一师范的毕业生表现尤其抢眼,他们大多活跃在党政、文教、科技、财贸等部门战线,以外地区、外县市籍贯为主体,为了第二故乡吉首,演绎着一个个“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动人故事。其中杰出人物有邓国凡、申如体、龙友芳等。
邓国凡,常德市人,1957年8月——1960年7月就读于一师146班,被分配到吉首后,先后在吉首民族师范附小和吉首一中担任小学和初中班主任工作。在长时间与中小学生的密切交往中,邓老师总结出了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全心、一心、爱心、细心、”的“四心”原则,即“用心书写孩子的未来”,为了“学生前途、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他如老黄牛一般,为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倾注了全部心血。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他就要对全班60多个学生家庭普访一次,一些同学家在乡下的深山老林里,他便利用节假日,翻越一个又一个山头,走访一个又一个村寨,操着最朴实的语言,和苗家的“阿普”(大爷)“阿雅”(大嫂)们,畅谈孩子的今天与明天。为劝返一个辍学的农村同学,他数次往返几十里的山路,曾在夜色中不慎踩上一条懒蛇而惊出一身冷汗……十年动乱时期,一个学生的父母都下放“五七干校”劳动,他毅然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老师兼家长一当就是半年。他带的班级,年年都是学校的先进集体,曾获得团中央“先进少先队中队”荣誉称号。1983年,中共吉首市委确定邓国凡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先进典型并予以表彰。1986年,邓国凡被评为全国先进班主任。
申如体,邵东县人,毕业于148班,与邓国凡同时分来吉首。从当小学一年级教师起步,先后担任小学的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县教师辅导站站长、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局长,吉首教育战线的各个重要岗位,几乎轮流“在岗”一遍。实践出真知,在主持县教师辅导站工作时,恰逢改革开放初始,申如体针对全县教师业务水平极低的状况,力主在全县教师中开展“练好普通话,练好粉笔字,规范教案,规范课堂秩序”的“两练两规”活动,开了文革结束后吉首教育事业拨乱反正的先河。在担任市教育局长期间,申如体把工作重点放在“两改”(改善办学条件,改革教法学法)和“两提”(提高教师地位,提高教育质量),为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实事好事。成立于1976年的吉首二中,一直“寄住”在一所农村小学的院子内,为典型的“四无”(无校舍、无操场、无试验室、无图书室)学校。为了解决二中建设的征地与经费问题,申如体奔省城,上州府,各路拜访,竭尽“诉、讨、候、缠”能事,终于在给铁路地区预留的土地中,“挤”出了一块四十余亩地皮,新二中得以顺利奠基。为解决吉首骨干教师严重不足的难题,申如体四处寻觅,调动老领导、老同学等多种社会关系,动员邀请有志为促进落后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奉献者来吉首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仅1984年一年,吉首就从益阳、常德、怀化等地引进中教五级教师10人。后来申如体调市科委任主任,在新岗位上,他紧紧围绕“科技兴市”中心,狠抓引进人才、引进项目,实事求是,不谋虚名,夯实基础,稳步发展。1991年,申如体获“中国科协金牛奖”。
龙友芳,苗族,1948年出生在湖南与贵州交界处一个名叫“唐家桥”的小山村里。毕业于191班,1967年底离校。在当过短短一段时间乡村教师之后,龙友芳改行从事行政工作,从办事员干起,一个台阶接着另一个台阶,先后担任公社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市长、州工商局局长、州财委主任、州人事局局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四十年里,虽然地位一次次变高,权力一次次变大,但他“为毛主席母校争光”的初心却一直未变。刚毕业时,他一句“服从分配”的表态,曾让被其他学校的毕业生纠缠不已的县人武部政委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好。在凤凰县米良那个不通公路的公社当书记时,为试验种植杂交水稻,龙友芳曾徒步几十里山路,一个人背回了几十斤种子。国家级猕猴桃良种“米良一号”的培育者——吉首大学退休教授石泽亮永远不会忘记,在苗山密林里苦苦寻觅猕猴桃的优良野生种株的艰苦日子里,年轻的龙书记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
1992年,龙友芳调任吉首市市长。在四年的任期内,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人,他克服重重困难,主持力抓了四件大事:
一、筹建吉首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吉首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的设想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经长达十余年的研究考证后,1993年5月,市人民政府向上级递交了《关于将湖南省吉首市作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的请示》,首次亮出了“吉首改革试验区”的旗帜,这是龙友芳主政市政府做的第一件大事。翌年10月,省委、省政府批准了吉首改革试验区的运行方案。于是,一场具有超前性、突破性、示范性的改革试验,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其要点是放权力、转机制、上项目、促发展。1996年11月,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交流现场会在吉首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吉首试验区三年来所取得的包括党政机关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和林果业、养殖业、经济作物、“菜篮子”工程这四项农业支柱产业的建立等重大成果。
二、全面推进“希望工程”建设。龙友芳上任伊始,敏锐抓住群众救助白岩乡因火灾失去住房继而失学的一对孤儿这一典型事例,大张旗鼓地推进吉首市“希望工程”建设并使之形成高潮。1994年5月,龙友芳代表市政府接受了中南石油地质局援建白岩乡檀木村小学的赠款3万元,这是吉首希望工程收到的第一笔现金捐助。随即,市政府出台两份文件:《关于加强希望小学建设管理的决定》和《吉首市希望工程管理办法》,把希望工程建设和运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三年里,龙友芳上下奔走,一是跑省直各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呼吁援建资助;二是下各乡镇村寨,实地考察检查希望小学的选址、建设及管理的实际情况。1995年9月11日,吉首乡振武营希望小学新校舍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百所希望小学落成典礼举行,时任中共中央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出席庆典并为希望小学纪念碑揭幕,他在随后的讲话中,对自治州与吉首市希望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三、制定并落实《吉首市脱贫攻坚计划及实施方案》。
四、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吉首市内东正街峒河渡口上空,横亘一座造型十分优美的石拱人行天桥,这是吉首众多“三自”(“群众自愿捐资、自行建设、自主管理”)公益设施中的一个,领头捐款者当然是市长龙友芳。二十来年过去了,虽然市建辅助设施“民办公助”的提法早已成为历史,但桥下的流水依旧滚滚不息,那起伏的波浪,似乎还在轻轻诉说着一个人民公仆的心声。
进入新时期后,随着第一师范的逐步升级和提质扩容,吉首市大量优秀青少年考入一师深造,毕业后大多返乡投身于中小学教育事业,他们成为吉首市教师队伍中一支最有朝气、最富创新力、最能挑重担的生力军,多数人成长为学校领导或学科带头人。286班毕业的彭立新和316班毕业的向邦松当仁不让地成为他们的领军人。
彭立新,女,土家族,现任吉首市第一小学副校长。参加工作二十年里,彭立新与她的同事一道,以“立新”为宗旨,大胆探索,悉心实践,逐步把学校打造成为全市基础教育的一张灿烂名片。吉首市第一小学先后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省级实验学校”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近年来,吉首一小的“快乐教育”的思想理念与实践尝试,在家长中以及社会上获得好评,并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彭立新及其团队功不可没。
按照“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发展比分数更重要,健康和快乐比一切都重要”的理念,吉首一小“快乐教育”的重点是一使教师快乐工作,二使学生快乐学习。
矮寨小学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誉为中国西部最美的希望小学。拙作《矮寨小学赋》曾描叙过它的美景:“楼外群山秀色无边,门前一水清波远荡;青瓦鳞次,掩映茂林;白墙栉比,流连修竹”。其实,向邦松校长所积极创导并努力实践的“苗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才是矮寨小学美景中最耀眼的画面。
“七零后”的向邦松,刚入行当教师不久,就曾凭着见解独特的课题研究报告分别获得部级和省级奖励,跻身于教育部师训课题研究和湖南省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的行列,成为市内颇有名气的教研新秀。
矮寨地区为苗族集聚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民风民俗独特,尤以苗歌苗舞苗拳苗狮苗鼓闻名遐迩。从城区调到矮寨小学任校长后,向邦松抓住苗族少年儿童同一、向心的民族心理特点,决定把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引进校园课堂,引进教育教学,引进生活学习,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把对个人前途的憧憬与民族复兴的意志融为一体,从而把矮寨小学建设成全市最具特色的民族教育窗口。为此,向校长团结全校教职工在四个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一、坚持使用“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在纯熟使用民族语言的同时,会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养成大方、清晰、流畅、缜密的交际与思维能力;
二、编辑校本教材,介绍本民族地区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料,突出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主题。
三、把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有计划、分步骤、按重点地引进课堂教学(如语文、体育、手工、思想品德等),有序、有机地拓展教与学的领域。
四、组建苗歌、苗舞、苗鼓等课外活动团体,聘请校外著名民族歌、舞、鼓艺师辅导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或节假日时间进行排练和表演。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2年6月1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用长达400多秒的篇幅,报道了矮寨小学“打造民族品牌,创办特色学校”的新闻,美丽的矮寨希望小学与它雄壮的背景——吉茶高速矮寨特大悬索桥一道,惊艳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就在矮寨小学旁边的一个山头上,矗立着一尊纪念湘川公路建设者的铜像“开路先锋”,那个手持凿锤、昂首屹立的精壮汉子俨然已是一种“不让、不弯、不退、不避”的执着精神的图腾。在吉首土地上一批批勤勉耕耘的一师毕业生们,不也是一群这样的开路者么?